串讲
 字体大小 |
第十一章 禽场卫生与防疫
一、经营管理

1.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周转计划、产品计划、销售计划

2.人员管理

人员素质管理和培训、目标责任制、人员发展空间预期

3.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加工销售

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品牌化运作提高附加值、及时销售产品转化为货币

二、防疫

禽场综合防疫制度

传染病发生的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控制主要传染源: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谢绝参观

—使易感动物变成不易感

鸡病防疫的原则

—综合防疫

—着眼点应该是整个鸡的群体,而不是个体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①杜绝引入(根除疾病)—②卫生与消毒—③免疫预防—④药物预防—⑤饲养管理—⑥营养—⑦药物治疗


综合防疫

1.科学的饲养管理

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按照鸡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供应全价配合饲料

保证适宜的温度与饲养密度、合理的光照程序

建立经常的观察与登记制度

预防接种

药物预防

检疫净化鸡群


2.卫生与消毒

环境的消毒

人员的消毒

禽舍的消毒

用具的消毒

种蛋的消毒及孵化过程中的消毒

鸡体的消毒: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的次氯酸钠


3.杀虫、灭鼠控制飞鸟

杀虫 :0.1%—0.5%敌百虫或0.1%—0.2%敌敌畏

灭鼠

控制飞鸟


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措施

隔离

消毒

紧急免疫接种:哪些可以采取本措施?原理

紧急药物治疗:早发现

—采用高免生物制品治疗(如高免血清、高免卵黄等);

—采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治疗;

—采用中药疗法。


预防接种

免疫接种的意义:将易感动物转为不易感动物

免疫接种是指将抗原(疫苗、菌苗)通过滴鼻、点眼、饮水、气雾或注射等途径,接种到鸡体内,这时鸡体对抗原产生一系列的应答,产生一种与特定抗原相对应的特异物质,称之为抗体。

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的依据

①当地鸡疾病的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

②母源抗体水平;

③上次接种后存余抗体的水平;

④鸡的免疫应答能力;

⑤疫苗的种类、特性、免疫期;

⑥免疫接种方法;

⑦各种疫苗接种的配合;

⑧免疫对鸡健康及生产能力的影响等。


影响鸡群免疫的因素

鸡群的遗传因素

鸡群的营养因素

环境因素

疫苗

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变异性与血清型

疾病对免疫的影响

母源抗体对免疫的影响

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干扰现象


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母源抗体的干扰:主要是免疫过早或过晚

疫苗方面的因素:质量、保存、效力、毒株、剂量等

联合使用了具有干扰作用的疫苗或使用这些疫苗之间间隔时间不适当

早期感染:MD

免疫抑制因子的出现:IBD

病毒的抗原性的变异或超强毒株的出现

鸡体的自身营养状况差

饲养管理条件差


常见鸡的传染病

细菌病 病毒病  
鸡白痢 新城疫ND 脑脊髓炎AE
禽霍乱 禽流感AI 鸡痘FP
传染性鼻炎IC 法式囊病IBD 马立克氏病MD
霉形体病 传支IB  
大肠杆菌病 传喉ILT  
葡萄球菌病 减蛋综合征EDS76  

父母代种鸡场免疫程序

三、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的产生

—粪尿、死禽、孵化废弃物、污水

处理废弃物的意义

鸡粪的处理方法

—肥料:干清粪、稀粪收集直接喷洒、沼气

鸡场污水处理

—沉淀、生物过滤 其他废弃物处理 :有机钙生产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