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内容以植物细胞、组织结构和发育为主线,以被子植物为主兼顾裸子植物,介绍植物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原核生物、真核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各分类群为主,介绍植物各大类群和常见的被子植物科及其代表植物,了解植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进化规律。课程重点是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系统分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种子植物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基本特征以及各大类群的特点,掌握被子植物的识别要点,认识一些相关植物,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生产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绪论
主要讲述:植物界的划分;植物体和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重要性(包括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植物科学;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课程相关内容简介: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主要讲述:植物细胞的质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细胞壁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各种细胞器与细胞核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后含物的种类、特征与识别;胞间连丝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主要讲述: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分化、脱分化与再分化的概念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概念及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意义。
第三章 植物组织
主要讲述: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的细胞特点、功能及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 根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主要讲述:根的功能和形态;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及其与根执行的吸收生理功能的关系;根的分支生长;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形成;根的三生结构和根瘤、菌根。
第五章 茎的形态结构和建成过程
主要讲述:茎的功能和形态;茎的发生(茎尖的初生生长动态)和初生结构;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形成;木本茎的结构(包括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加粗。
第六章 叶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主要讲述:叶的形态与功能;叶的发生和结构(包括叶的发生(外生源)、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和禾本科植物叶、裸子植物叶的结构);叶对不同生态条件的适应;叶的衰老与脱落。
第七章 植物的生殖
主要讲述:植物繁殖的类型;花的形态与发生;雄蕊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雌蕊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果实的发育结构与类型;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八章 原核生物
主要讲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区别;蓝藻门的基本特征、繁殖方式及多样性;原绿藻门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地位;细菌门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古细菌的基本特征及新三域学说。重点讲述蓝藻的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
第九章 真核藻类
主要讲述绿藻门、轮藻门、硅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特征、代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史特点;真核藻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价值。重点讲述真核藻类各门特征、代表植物特征及其生活史。
第十章 高等植物的多样性
主要讲述:颈卵器和精子器的结构特点;苔藓植物门的基本特征,各纲常见代表植物特征及生活史特点;蕨类植物门的基本特征,各亚门的划分,常见植物基本特征及生活史特点;裸子植物门的基本特征,各纲特征及常见代表植物,松杉柏三科的主要区别,松属植物生活史特点;被子植物门的基本特征。重点讲述各门植物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及其生活史。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群简介
主要讲述:植物分类等级、植物命名法;被子植物分类形态学术语;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主要科的特点及代表植物。重点讲述植物命名法、被子植物主要科及代表植物的特征。
第十二章 生命起源与植物多样性的演化历程
主要讲述: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起源地点,真花学说与假花学说;被子植物的四大分类系统。重点讲述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绪论
重点:认识课程,介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难点:无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壁、质体的发育、结构与功能,液泡和胞间连丝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识别,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协作。
第二章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重点: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和细胞程序性死亡。
难点:细胞分化和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
第三章 植物组织
重点:各种植物组织的细胞特点及与其所执行的生理功能的适应关系,植物体内各种组织的分布与分工协作。
难点:机械组织的类型及各自结构特点;输导组织的类型、结构特点与发育。
第四章 根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重点:根尖的结构与生长动态;根的初生结构特征,根的结构与其执行的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的生理功能的关系;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特征;侧根的形成过程。
难点:根系的动态形态建成过程,根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方式。
第五章 茎的形态结构和建成过程
重点:茎尖的结构与生长动态;茎的初生结构特征;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特征;茎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茎的动态建成过程,茎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方式。
第六章 叶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重点:叶的发育,叶的形态结构特征及与其执行的生理功能的关系,叶与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难点:叶的发育及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特征。
第七章 植物的生殖
重点:繁殖的类型;花药和雄配子体的发育与结构;胚珠和雌配子体的发育与结构;双受精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被子植物生活史。
难点:生殖过程中孢子体与配子体之间的关系,被子植物生活史。
第八章 原核生物
重点:蓝藻的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
难点:原核生物的演化地位。
第九章 真核藻类
重点:真核藻类各门特征、代表植物特征及其生活史。
难点:生活史的类型、核相交替、世代交替。
第十章 高等植物的多样性
重点:各门植物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及其生活史。
难点: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群简介
重点:植物命名法、被子植物主要科及代表植物的特征。
难点:对分类学形态术语和演化特征的理解。
第十二章 生命起源与植物多样性的演化历程
重点: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难点: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学习内容 | 讲课时长 | 自学时长 | 试验时长 | 上机时长 | 其它 | 备注 |
绪论 | 1 | 1 | ||||
第1章 | 2 | 4 | ||||
第2章 | 1 | 2 | ||||
第3章 | 2 | 4 | ||||
第4章 | 3 | 6 | ||||
第5章 | 3 | 6 | ||||
第6章 | 2 | 4 | ||||
第7章 | 4 | 6 | ||||
第8章 | 1 | 2 | ||||
第9章 | 1 | 2 | ||||
第10章 | 2 | 4 | ||||
第11章 | 8 | 16 | ||||
第12章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