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土资源分类与组分
第七节 海洋资源
三、我国海洋资源概况
1.海岸带资源我国目前将海岸带调查的宽度作为海岸带宽度,我国海岸带的面积约35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9%。
![](images/2-7-001.gif)
(1)生物资源
① 渔业系统
潮下带浅水区,在水深15m等深线内面积约为12.38万km2。渔种类丰富,多为洄游性渔类。潮间带滩涂区,主要为软体动物等。
② 植物与森林资源,海岸阔叶林,红树林及沼泽芦苇群落等。
(2)矿产资源
能源型、金、银等贵金属及铁锰矿、砂矿型及建材型等。
(3)空间资源
土地、海港、环境空间等。
(4)海水资源
淡水源(转化)、海盐、化学源。
(5)海洋新能源
(6)旅游资源
海岸自然景观,海岸人文景观,奇异景观。
2.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是环绕大陆,从低潮水位到海底坡度急剧增大转折之间的区域”(国际公约)。
根据地质结构,大陆架本质上是被海水淹没的陆地。它是国家主权管辖海域的主要海底区域,一般与其200海里(1海里=1.852公里)专属经济区具有一致性。
按195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一次海洋法会议,通过的《大陆架公约》,对大陆架通过定义。
邻近海岸单在领海范围区域深度达到200公尺或超过此限度以上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不包括水体)。
即从宽度上看:
a.在领海范围以外,即领海范围以外为大陆架的内界。
b.海床200公尺深度为大陆架的外界,因此技术允许的海床开发深度则随科学发展。
而使大陆架外界变一个不确定是深度。其后第八期会议作了修订。
其大陆架由陆架、陆坡和陆基构成。不包括深洋底床及底土。但大陆架外界不得超过领海线外350公里。
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水域的自然资源是国家海洋资源的主要部分。
①生物资源:渔业(各海域的主要渔场),药用生物资源(海马、海参……),珍稀濒危动物资源等。
②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沉积盆地),其它矿产资源。
③海洋能:新能源—温度能(风能),主要在南海。
3.海岛资源
凡在高潮之时,仍高出水面的海中岛屿,其自然条件能维持人类居住,居住者或在上从事经济活动者,均拥有划定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各项权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对于"群岛"也有相关规定,实际上,海岛周围水域资源的价值要远大于孤立海岛本身的自然资源价值。
我国岛屿仅在500m2之上者就有6500多个,总面积约80000km2,最大者为台湾与海南岛。台湾本岛面积35759km2,连同钓鱼岛,澎湖列岛等,面积则为36025km2。海南岛略小于台湾岛,面积为34000km2。
①海岛生物资源:海岛动植物资源——陆生的、水域的
②海岛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天然海岛公园
③海岛港口资源
④可再生能源资源
4.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海底锰核资源开发区、公海渔业……